为某届奥运会官方-为某届奥运会官方提出建议
如果某届奥运会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申办,怎么办?
奥运会现在确实是一块烫手的山药
征兵情况下如果没有城市主动申办的话,奥组委会邀请某个城市举办。
申办形式
奥运会的申办形式也会根据情况有所变化。当奥运处于大热时期时,奥组委会采取申办制的形式来决定由哪个城市举办,大多届奥运会都是采取这个办法来决定的。当奥运处于低谷时期时,奥组委会采取邀请制的形式来决定由哪个城市举办,比如2024年的巴黎和2028年的洛杉矶。只有当出现很特别的情况时才会停办,比如1940年处于二战时期,全球都在打仗,奥运会停办了一届。
申办时间
奥运会的申办时间,一般会比举办时间提前七年,因此不能以当前的经济环境来判断七年后的状况,应当有发展的眼光。
申办意愿
奥运会迄今为止,只有50多个城市申办过,有的城市还曾多次申办,也就是说,目前还有许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并未申办过。这些大城市会根据自己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衡量是否应该申办,许多城市都具有潜在的申办能力。
奥运效应
举办奥运会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能让全球认知自己。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认识了北京,认识了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迄今为止举办最为成功的一届,获得了奥组委和全球民众的认可。
结语
申办奥运对发达城市来说,只要运作得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许多大城市都有潜在的申办意愿,不会让奥运无城市申办。如果确实当下没有城市申办,奥组委也会用邀请申办的办法来解决。
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奥林匹克协会的区别
一般都是奥林匹克委员会,也就是我们说的奥委会,奥运会的主办方和承办方,是官方组织。如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至于协会,一般都是业余组织,不是正式组织,只是起补充作用,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可以说是民间组织的一种形式。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
国际奥委会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组织竞赛;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
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成立。发起人是法国的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1894年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瑞士洛桑。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称为"奥林匹克之都"。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
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为之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2,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简称中国奥委会)成立于1910年,现为中国的一个体育组织。中国奥委会首任主席王正廷,继任主席为郝更生、周至柔、邓传楷。 现在中国奥委会主席由国家体育总局主任刘鹏兼任,1979年起有钟师统、李梦华、何振梁、伍绍祖、袁伟民。中国奥委会标志为“跳动的五颗星星下的五环”。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中国奥委会”。是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和发展体育运动为宗旨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任务和职能是:促进奥林匹克项目在中国广泛开展;组织中国奥委会代表团,参加国际奥委会主办的夏季、冬季奥运会,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运动器材;协助其它全国性体育组织举办体育竞赛和运动会。
中国体育组织早在1910年10月成立,1922年即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5月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届会议上通过决议被继续承认。但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时,由于国际奥委会某些负责人制造“”,允许台湾当局也派队参加奥运会,对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提出抗议,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1979年11月26日,经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表决,又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用“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留在国际奥委会内。
每一届奥运会的口号和意义
一九八四年 洛杉矶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一九八八年 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一九九二年 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一九九六年 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2000年:悉尼奥运会Share the Spirit(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Light the Fire within(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奥运会Welcome Home(欢迎回家)
2008年:北京奥运会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为某一届奥运会提口号的做法,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那年,一句“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aPartinHisto-ry)”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虽然活动效果一般。但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口号作为一届奥运会重要的标志性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朝鲜抵制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现代奥运会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于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起初是作为申办口号被提出,一直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这句口号成为悉尼奥运的精神领袖,它启发和感召了悉尼奥运会的视觉设计、形象推广等一系列活动。
1995年,美国盐湖城奥运会陷入不尽的申办丑闻之中。新上任的盐湖城奥组委主席认为,这时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LighttheFirewithin)的口号就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这是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口号案例:这个口号不仅含义深刻,饱含激情,而且提供了极强的视觉表现力,为各项奥运实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并对树立赛会的公共形象贡献良多。因此,这句“点燃心中之火”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句奥运口号。
2004年,雅典奥运会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Wel-comeHome)的口号。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